在6月1日的紧急军事行动中,乌克兰军方的特工们在俄罗斯境内进行了一次胆略十足的无人机袭击,精准锁定了俄罗斯多个重要的机场设施。这场突袭过后不久,乌克兰官方便宣称成功摧毁了41架战略飞机,其中包括多架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从战术层面来看,这一举动的确让人感到眼前一亮,这样的军事成就无疑在国际上提升了乌克兰的声望,增强了其自信心。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就在乌军取得辉煌战果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德国外交部长却在公开场合声称“俄罗斯不可能失败”。这一德国的表态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考虑和战略意图呢?
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德国外交部长约翰·瓦德富尔在昨日的采访中指出,自乌克兰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注定无法遭遇全面的失败。他认为,鉴于俄罗斯强大的核武器储备,西方国家不应抱有俄罗斯会被彻底击败的幻想。瓦德富尔进一步表示,莫斯科与基辅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番言论迅速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眼下,在美国逐渐减少对乌克兰军事支持的背景下,德国已成为支持乌克兰的重要国家之一。近期,德国政府不仅宣布了一项约5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计划,还表示将协助乌克兰生产远程武器。因此,面对乌军的显著胜利,德国为何在此时选择为俄罗斯辩护呢?
我认为,德国或许是在担忧美国对乌克兰部分行动的激烈性,考虑如何控制局势并避兔触怒俄罗斯。因此,德国外长选择在此时发声以调和局面。除了针对俄罗斯战略飞机的无人机攻击外,最新消息显示,乌军甚至曾试图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乘坐的直升机发起攻击。综合来看,乌克兰的某些举动或许已经触碰到了俄罗斯内心的“红线”,这很可能引发俄罗斯随之采取大规模的军事报复行动,这将使俄乌局势以及整个欧洲局势更加严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截至目前,俄罗斯尚未进入全面战争的动员状态,像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主要城市仍旧保持着繁华的日常生活,普通市民对战争的感受较为轻微。然而,伴随乌克兰愈发大胆的行动,俄罗斯反击的可能性正在急剧上升。根据俄罗斯的人口和资源基数,俄方具备动员数以百万计的士兵参与战斗的能力。这一力量的支持,无疑将使乌军在原本艰难抵抗的情况下更加雪上加霜。一旦俄军进行大规模压制,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俄军机械化部队将可能逼近北约和欧盟的边界,这种情况显然令德国感到深深的忧虑。
此外,德国还担心的是,随着乌克兰日益激进的举措,是否会导致俄罗斯降低使用核武器的门槛?尽管俄罗斯在冲突初期并未表现出使用核武器的意图,但随着局势的演变,若某些行为继续升级,俄罗斯必须考虑动用核武对付基辅的可能性。在普京一贯强硬的决策风格下,战术核武器的使用或已进入可行选择之一。
总体而言,正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升级,这场冲突有扩散的风险,给处于中欧的德国带来了隐忧。因此,德国外长呼吁进行谈判以寻求解决方案的举动,显得更加合乎情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